yeah

【最近读书】当我合上书本时,我在想些什么

记录书单,有时间看一看。

万世如意:

先选择性搬运自己从16年夏季开始,更新在微信朋友圈的读后感,有长有短,有些十分简单而琐碎,以后就固定在Lofter更新,希望能遇到同好,一起感受文字和书籍的灵魂。


2016-6-13


解忧杂货铺,作者东野圭吾,适合在休息天里一口气看完的书,这本书不太有东野圭吾的风格,但是确实有温暖安慰人的味道,最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是“人的心声是不能忽略的”如今我在面对的A和B的选择,如果我犹豫,那我就用抛硬币决定,但是如果是心之所向,我一定不会忽略。


2016-6-19


活着,作者余华,一本翻来覆去读了七八遍的书,三代人在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苦情到牙齿发酸,人可以承受住多大的苦难,死会成为一种解脱还是成为反抗命运的力量,似乎是取决于是否能找到活着的意义,这个词儿太虚,我还在寻觅。


2016-6-24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回顾了一遍百年孤独,再次确认这是我阅读史上一道跨不过去的坎,因为我根本记不住人名,第二天醒来就忘了谁是儿子谁是爹。


2016-9-26


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和以往看的历史书籍不同,这位作者的笔下有着浓郁的个人情感。在他的眼里,历史似乎没有对错,没有邪恶的反派可以让人去憎恨,犹太人没错,阿拉伯人也没有错,杀戮是绝对会被文明所谴责,但是,当生存成为一个问题,人类也会向自己的邻居举起屠刀,驱赶或者肃清。历史是重蹈覆辙的残酷,人们渴望和平,却要生活在政治与种族的冲突中,人既深情又极为刻薄。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十分压抑,但是过两天就会失去这种情感,还会眉飞色舞的去安利这本书,但是怜悯和同情,会时时刻刻成为人的共性,不论是否具有时效。


2016-9-27


最好的告别,一本只需要7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读完,读得快大概只要五个小时,这差不多是一位外科医生的手记,里面讲了他触碰过各种生生死死,总结下来就是,人性化的帮助与理解比规则化的治疗更有效,不努力去活得长久才会活得长久,死应该是宁静安详的,而不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上插满管子,全书偏向鸡汤,至少对我这种门外汉来说是这样的。


2016-9-29


白夜行,作者东野圭吾,今天从下午到这个点,我读完了这本538页精彩到我可以牺牲睡眠时间的书,我以前看过一点电视剧版的,但是因为颜值的原因我弃剧了,书中,全篇没有一段文字是在描述了穗和亮在一起的场景,也完全没有交代两个孩子之间如何产生情, 甚至连一句彼此之间的对话都没有,我很希望他们有一句对话,很希望他们能有一次抱头痛哭,但是没有。没有赎罪,也没有重生, 一个自始至终都徘徊在黑暗的通风管道里,一个从未做过真实的自己,我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因为这本书成为了东野圭吾的死忠,任何赞美都是多余又空白的。记得朋友曾经说很讨厌剧目里的穗,她进入了上流社会,亮却一直在底层徘徊,最后还为了穗自杀,连一秒钟的犹豫都没有,而穗看着他死去只说了一句不认识便转身离开,但在文字里,我看着穗没有回头,也看见她的光熄灭了,从此她只能孤身一人在黑暗中前进。最近压抑的大厚本看的太多了,决定换个口味,接下来看马尔克斯的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2016-10-10


天生变态狂,买这本书的原因是不久前看到豆瓣上在推荐,看了一天,其中数度我都快昏过去,这本书专业性真的太强了,没有任何可以引荐的案例,或许作者是最好的案例,因为根据他本人的脑部扫描图告诉他,他是一个心理变态,但是他却是一个成就非凡的科学研究者,于是他不断的剖析自己的内心的变化以及成长的经历,然后万幸自己没有成为一个天生的罪犯,emmm


2016-10-11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了很多看过但是记不住人名地址的案件,那些因为路人冷漠而死去的人们。故事发生在1951, 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一个新娘在结婚当晚因不贞被退,随后第二天,有个人死在了自己家门口,死者是圣地亚哥,这个角色的原型人物是作者的一名好友也就是说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文中的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性格平和温柔。前一天他正在为朋友的婚礼尽心尽力,然而却在第二天清晨就被杀死,全镇的人都事先知道他将被谋杀,但却没有人去告诉他,不是因为憎恨,而是因为冷漠。直到凶手动手之前,他的岳父才告诉他,有人要杀死你,要么带上我的来复枪去迎战,要么就躲起来。被这个消息吓到的主人公慌张跑出门,随即被守候已久的凶手杀死,凶手便是新娘的两位哥哥,而使新娘不贞的人,传闻中是圣地亚哥,但没有人去证明究竟是不是圣地亚哥,这本书在豆瓣上有关于时代文化,阶级观念,人文精神的分析十分之精细, 但是我看完的第一感受,想到的是前阵子去世的QRL以及上个年代的阮玲玉,也许,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人言和冷漠,都是杀人无形的完美凶器。短篇小说,推荐阅, 对, 这书还有两部改编电影,一部叫预知死亡纪事,一部是中国导演李少红的血色清晨,可以看看。


2016-10-28
中国建筑史,很有必要标明它的作者:梁思成,梁启超之子 ,林徽因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丈夫。说到林徽因我就会不由自主想起背叛糟糠之妻的徐志摩和一代情痴金岳霖,这个女人不得,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我以前看书的时候,看到她的一句(不知是否是杜撰),我苦恼极了,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瞬间我就脑补了四万字的言情小说,嗯,这林徽因跑题了,还是来说说这本书吧。


我外婆的老家是一个古建筑村落,自从那里被开发成了保护区之后,我就很少回去看看了,小时候很喜欢村子里的戏台,飞檐涩出,藻井朴素不失精致。小小的戏台,年年唱着越剧,外婆家后面就是宗祠,传统的梁柱式结, 在书里频频看到失与火烛之类的词语,我就会想起那座宗祠,也是失于一场大火。我对西式建筑没有什么感冒的地方,只有在看到中式建筑的时候,我心里会有种感动和一股浩荡,我太喜欢古建筑,但是我没有去过很多地方,每每看到别人的梦想是环游世界,我都想说,不要世界,让我走遍大半个中国就好。


这本书的文字比较专业 很多地方我都是参考百度(有些名词百度上还没有)上的注解进行理解,造型美学注重在多看,就像想提高穿衣品味就要多看走秀杂志之类的,所以这本书里有大篇幅的图片注解,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梁思成先生拍摄的又都是黑白照,只得管中窥斑以想全豹,书中还有大部分的图画注解,但是印刷可能不是很清晰, 而且很多专业的名词,我还是不懂的。在这些情况的限制下,我看这本书的感觉更多是看历史以及古文的语言之美,这如果也算是一种学习,我觉得也不算白看了。刚看的那几天,我满脑子都是斗拱,藻井,柱础,还有乱七八糟的阶基踏道什么鬼。但是很遗憾,周围的环境里,跟这一点关系的玩意儿都没有。这不能怪现在的人崇洋媚外,建筑西式化,因为古建就像是衣服,不能求之以恒,不是穿坏就换,就是作为观赏。有实用价值的,保存最多的就是寺庙,其次就是不适宜每天去接触的陵墓,但是这些都无法抹去古建的美从阿房宫的“东西五百步 南北五十丈”到“汉宫殿繁复之部署”再到唐朝“为华清宫,骊山上下,益置汤池为井,台殿环列山谷”后有“名景龙江,绝岸至龙德宫,皆奇花珍木,殿宇比比对峙”最后到“因与欧美接触频繁,西洋建筑之式样渗入都市,旧建筑之势力日弱” 历史除了在史书里曲折,在建筑上也让人唏嘘不已。


梁思成先生的这本书并不是他的完作,而他也因为时代变革而无法去安心完成自己的心愿,但是他的心血与期望,在读完的时候,外行人却还能感受一二。听说这本书是读建筑的孩子们必读之书,要读这么咬文嚼字儿的课内书籍,真的是好辛苦啊,幸好我只是兴趣爱好,这是一本我还会再读第二遍的书,也许明年,也许后年,但我一定还会再翻阅一次。 


2010-10-29


人间失格,作者太宰治。13年我看过一部电影叫《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剧中松子在公寓墙壁上 ,疯狂的 一遍一遍的刻写着 “生而为人 对不起” 当时觉得这句话真是戳到一个说不清楚的点,后来玩了知乎 一些感性的戳人敏感点的话题下,必有这句话。15年,我才知道这句话出自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今天我读完了这篇中篇小说。


该说这是一本小说吗,在我眼里,这更像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言自语。期间死亡,罪,自杀,恐惧充斥全文。在开篇,作者用三张照片细致的描绘了主人公叶藏的三个时期(幼年 青少年 接近中年)的人物形象,不快乐没有生气,而后用转述札记的方式,以第一人称开始描写,主人公长相俊美,自小害怕引发别人的不悦,因而给自己戴上了滑稽之人的面具,对人际交往的阿谀奉承,面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充斥恐惧,看到人间的不温柔而时时刻刻去做个温柔的人,不会拒绝不会追求不会抗争,这样的性格持续到了他的青年时期,他热爱画画,为了不引起关注,他隐藏了黑暗诡谲的画风,总是画一些循规蹈矩的东西。他认识了一个诈骗犯的妻子,为对方的寂寞气息产生共鸣,两人相约殉情,女子死了,他被救了。因为家庭特殊,这件事情被大肆报道,他被迫与家人断绝了关系,从而寄住在比目鱼的家里,成为了一个食客,一个没有灵魂的食客,直到对方拐弯抹角问自己未来打算,以前他不敢给自己做任何的打算,就像人生没有任何希望,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个木偶,只是听从别人的安排,这是第一次他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想成为一个画家” 接踵而至的不是对方所说的支持,而是如雷贯耳的嘲笑。他逃了出去,在酒肉朋友崛木家中,他认识了静子,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被包养。在静子家,他有了一个五岁的女儿,就在这个小女孩给他带来一个稍显纯洁的世界时,这个孩子的愿望却给了他太大的打击“我想要一个真的爸爸”这是叶藏所无能为力的又感觉自己并未被彻底接纳,于是叶藏又开始酗酒,最终在看到静子和她的女儿温馨玩耍的场面后,他默默退出了房间,而后为了避开和这个社会的接触,他酗酒嫖娼被包养,直到他在烟草店遇到了有着圣洁光环干净无暇对他无比信赖的祝子,在与祝子(有些译本上的名字不同)结婚后,他有了一个并不遥远的梦想“结婚后,春暖花开之时,我们骑单车去看青叶瀑布吧”然而命运和他的玩笑还没有结束,祝子和别的男人发生了关系(这里文中没有细说原因)他对人与人之间信赖失去了信心,在最后一次服用安眠药自杀被救之后,他被送往精舍病院。他并不遥远的梦想从此成为奢望,在那里他想到“在所谓的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 札记只描写到主人公的二十七岁,至此,作者又回到了自己第三者的角度。后记中,他写了一句他人对叶藏的描述“我们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幽默风趣,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一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而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看到这里。我感觉心头一堵,鼻子酸了。叶藏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他成功的把自己想要呈现给别人的样子完美无缺的打造了出去,他失败的是,这些完美并不是他内心所需,他需要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纯真信赖与爱,他在情感上太过完美主义,太过偏激,他不幸吗?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糖都会受伤,有时候还会被幸福所伤,被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所伤害是最悲哀的吧。


这本书读了没有两段,我想到了一个微博上的抑郁症患者,她的微博名叫走饭,她在12年3月份因抑郁而自杀。走饭在我眼里是一位诗人,写出的句子总是光怪陆离,抑郁挥霍了她的才华也将她的才华展现的淋漓尽致。她说自己平时笑的也很多,可为什么总是不快乐的时, 我真的很心疼“人活着就是一个自杀的过程”我开始相信,死亡对于某些人而言真的会是一种幸福。这是一本致郁系的小说 玻璃心的孩子不要轻易阅读,百度上的书评写的比较官方,但是文字有着深入灵魂的力量,不要在乎所谓的时代特征,中心思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以前看过一句话,疯子和诗人只差一步的距离,我相信,我们和他们的灵魂无论在任何一个时空都有精神的交汇,但是日本人不管电影也好文学也好,总是把人性剥皮拆骨无限放大,其实这些看看就好,因为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每天的笑容和温暖,人之间的善意和阳光,都是活下去的力量。


深夜鸡汤了,不好意思。


2016-11-1


我们仨,作者是我朋友很喜欢的一位女先生,杨绛。朋友有段时间整天念叨着,这是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了等等云云,杨绛先生在今年五月去世,六月夏至,老王叫我代买这本书,前晚下早班有些无聊,无意间翻阅起来,读到第四页的时候,就忍不住想要流泪。


 杨绛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就是九十多岁的高龄,开始做起老人家的梦,那些无关生离,只有死别的梦。文章三部曲从老了,失散以及我一个人回忆我们仨的顺序描写,前两章是她的一个小梦以及一场万里长梦,还没到她这样走在生命的阶段,我对文中的情感还不能完全的把握也不能给予具体的描述。


前两章以梦写实,笔笔荒凉,她送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因为没有经历 我能体会到的悲怆也只是冰山一角。第三章从二人结婚去往牛津为开始,年轻时两人专注学习,生活随意,勇于改变,把每一次出行称为“探险” 怀上宝宝的时候,她还没体会到母女情深,而当圆圆出生后,哪怕只是在别人家睡一觉,夫妻俩都彻夜难眠。这里我想到小时候读的一篇文章,名字我已经记不清楚了,里面写到母亲挂念刚出生的儿子,虽只有一墙之隔,也常在半夜醒来问道“儿寒乎,欲食乎”时有感想,养儿方知父母恩,后来杨绛的母亲离世,她写道“我至今记得当时的悲苦。但是我没有意识到,悲苦可以能任情啼哭,还有锺书百般劝慰,我那时候多么幸福”


那是一个复杂的时代,但是世界那么乱,我只想和你宅在家里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之前有一句在微博上疯狂转载的一句话“生命那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两个人可以一起研究红烧肉,你不敢剪的虾我来剪,你弄坏的东西我来修,你弄脏的桌布我来洗,我们可以因为一个词的发音而吵架,也可以熬过天南地北的分离最终相聚“锺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我对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锺书的女儿。女儿,又像锺书,不知是何模样,很费想象”而他们的女儿圆圆还真是像极了钱锺书,像极了钱锺书的个性与举止,像极了钱锺书深爱着杨绛文革,杨绛夫妇被批斗,圆圆在门口贴大字报“思想上划清界限!”然后还是依着母亲坐着做衣服,一边还给父亲剥了一罐糖。圆圆在她眼里是女儿是姐姐也是挚友。我高中时期读过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书背后的推荐语有一句话说透了杨绛夫妇:卑微是最好的隐身。夫妇俩淡泊名利,犹如杨绛先生的文笔,平淡朴实,只追求在自己的小家和自己的世界,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工作和读书。最近在微博上有一场Couple打榜PK “全世界你俩最好看” 如果这场娱乐圈的打榜放在文艺界,钱锺书和杨绛大概就是文艺界最令人羡慕的完美CP,现在她们三人应该是团聚了吧,天上人间,终会相见。


2016-11-2


岛上书店,作者名字太长记不住就不写了,朋友都说我喜欢读致郁系的书,然而这次我读的是一本治愈系的书,我看完之后去百度了下有没有根据这本书改编出来的电影,然而并没有,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的。全书分两部分,每一章开头都是主人公的个人自白,而标题都是不同书籍的名称,感觉还蛮有趣的。内容不复杂,一个顽固执拗脾气差早年丧妻的书店老板男主角遇到一个长得可以但是不会穿衣服的耐心推销员(她在我眼里只能是女主角B) 在拒绝女主角B之后,男主角还是留下了样书,一次醉酒之后男主丢了自己最心爱的一本珍古董,然后遇到了好基友警察男,书是没找到,但是男主捡到了一个被遗弃在自己店里的一个baby,这就是真正女主角。男主经历扮爹扮娘最后警方发现女主的亲妈投海自尽了,他起先坚决不领养这个娃儿最后还是发现自己用情深了然后还是领养了女主,并在某日女主生病的时候,他读了女B留下的样书《花开迟暮》后来以美剧速度经历一定的波折娶到女B,然后开启双人带娃时代,中间揭露了女主原来是自己死去的前妻的姐姐的老公和别人的私生子而男主那本古董书就是被这个姐姐偷了给孩子亲妈去卖补贴生活费的(我就问你关系够不够复杂!)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发现这一切的好基友警察B神助攻没有抖出事实,并且在男主重病之后用巧妙(也许他自己觉得很巧妙的手法)去归还了这本书,也按套路出牌的。这本书卖了一个高价,但是男主的病还是没有治好啊摔!最后男主死了,好基友警察男接手了书店,而女B则带着女主去了另外一个城市继续生活,全文就这么结束了啊摔!当然总结起来是很简单,不过细腻的描写确实精彩,许多地方真的戳到泪点,比如一个在别人眼里看起刻薄自私实际上有点笨手笨脚的男人上Google查两岁宝宝可以吃什么,以及怎么给宝宝洗澡,就差手抄一本养宝宝大全了,全镇人民的关爱,好友的帮助,温暖善良的人心永远都是人们的泪点但我觉得最精彩的还是作者对于“读书”的理解“关于政治、上帝和爱,人们都讲些无聊的谎话。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


“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经典句子太多摘抄不完,但是读书,可以为你建立起一座可以躲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最近读书有点痴迷,但是我很享受这样的状态,我希望我可以一直保持读书的习惯,直到无法拿起书本,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不过最近容易读入迷,还是要调整下,熬夜看书不太好 OK 睡觉


2016-11-9


嫌疑人X的献身,没错,我又去看东野圭吾的书了,这本书好像名列在他个人的四大名著之中吧,我也不是很清楚,因为失眠的原因,这本书我看了四天,后十二章左右的内容是在昨晚补眠之后看完的。东野大神的书嘛,大家也知道,虽说是推理小说但是对人性的解析重是压过了悬疑的问道。主人公石神是一个孤僻的寻死的不得志的天才(我觉得东神书里的男主都应该多吃蔬菜多晒晒太阳多交点朋友也许就不会这样,但毕竟是小说,上升到三次元有点NC了) 他为深爱的女子(靖子)掩盖罪行,并为此与警方(草薙方)和亦敌亦友的老同学(汤川)之间斗智不斗勇,动口不动手精彩绝伦的一场悲剧。其实,有些故事概括出来会失去它的味道。我记得刚出来工作那会儿,在榜姐的微博上看过这么一句话“有时候,一个人好好活着,就足以拯救某人”很煽情,今晚我在这本书里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这不是煽情而是绝望。我朋友安利我这本书的时候说,这是一个男人圣母式的救赎,我觉得这话不好听但也没差,看到中间的时候,靖子告别工藤先生时远远的看到石神,石神后来跟踪工藤,还想了一段威胁靖子的话,我以为靖子的猜测是对的,石神在控制她,可当后来,看到石神诀别信中最后那段话,我才知道,何谓圣母“工藤邦明先生是个诚实可靠的人,和他结婚你有比较大的机会可以得到幸福……如果你过的不幸福,我所做的一切才是徒劳”(原谅我没有背诵全文 大概意思就是这个男人会给靖子和美里幸福)靖子读了又读,眼泪不止,我看了又看,哭成傻逼。整本书抑扬顿挫,情节滴水不漏,没有任何一方让你觉得智商不在线,也没有任何一方开黑挂吊打对手。篇末赚足了眼泪,一个人究竟可以多爱另一个人,我不懂,我也不明白石神的心境,可能从头到尾都是因为这个男人太孤独了我记得看魔兽的时候麦迪文死前的一句台词“孤独是最致命的,他使人脆弱。” 


也许,也使人疯狂。


2016-11-10


如果世上不再有猫,作者川村元气,昨晚刚刚把这本书拿出来,今儿一早,这本书翻拍的电影上了新浪热门,以至于我好期待这本书的内容,然而,并没有我期待中那么好看。给了我一种道理我都懂的感觉,小说都讲究情节,这本书的情节怎么说呢,催眠读物啊,然而我还是看完了。一个得了脑癌的濒死患者在家中遇到和他长得一样的恶魔,恶魔告诉他,可以用他身边的东西换取他一日的寿命,而这样东西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消息,当你每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消失的时候,自己对生命的看法也将焕然一新,最后在生前的最后一天明白了自己最重视的东西是什么。我当时买这本书啊,我以为是跟电影忠犬八公一样是个很暖心的故事,然后现实打脸啪啪的,买书是个坑,现代作品一定要看完简介书评再买。


2016-11-20
菊与刀,作者名字太长我就不写了,这本书我整整看了十天,因为我一直出戏,外加还要逐字逐句的去理解,我为什么买这本书呢,因为我对日本还是比较好奇的,但是就像外国人写中国文化让我翻个白眼一样,美国人写日本也让我觉得60%的戏码只能当作叨逼叨来看。不过都是临近的国家,看到一些篇章还真觉得跟我大中华极为相似。比如养育孩子的方法以及对礼义廉耻的教育,还有民族的荣誉感以及对本国历史的自豪,只不过日本有些矫枉过正,让人感觉这是个有些神经质的国家。这本书写在二战后,和现在的日本社会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我们梁小静以前可讨厌日本了,做梦都在手撕鬼子,但是我却一直对日本文化包括日漫,日建,艺妓,樱花,文学作品,cos等等说不上着迷但也是非常的有兴趣。可是满怀通过这本书去了解日本的我,越看越觉得有种被坑了的感觉,他们的文化和我们实在太相似太相似,而我们认为的变态的日本(除了个别行为变态不提)只不过是把我们看做是修养的品质给变成了生活的禁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有在那里生活过,也实在没资格多评论什么,但我就特别看不惯每天在吹嘘国外多好多好的人,这不是脑子里长坑就是坑里长脑子,看一个屏蔽一个,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


2016-11-29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看到这个书名,某些人啊,突然就开车,老司机飙车拉都拉不回来,就差让我去看金瓶梅,说那才是真正的演变历程,老司机就算了还酒驾。一直叨叨要买春秋战国史,但是始终没有买到,其实就是因为我不知道买哪本好,这本书算是给我指了一个明路。以上都是叨叨叨。我有个朋友,之前和她聊天的时候,说父母逼婚自己不愿意就这么嫁了,时隔一月,她说,她下个月就要订婚了,然后说结婚生子也许也是另一条出路。“父权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专制权力。它具备专制权力的几乎一切特征:单向性,绝对性,残暴性。”我以前看爸哪1,很喜欢张亮和天天的相处模式,也许那样的形式会在未来的社会和家庭中比例更高,但是在我的这一代以及我身边的朋友,无一不是年龄到了,该结婚了。我反对这样的形式,并且固执己见的活着。历史很容易反映到家庭和个人,即使我们都是沧海中的一栗也能感受到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更能感受到过去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制度与习俗对我们现今生活巨细靡遗的影响,跳脱不开,毕竟像一个愤青一样的活着真的很累。凡事有利有弊,不可一刀切,麻麻常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想这句话不管对什么而言都值得一听,现在的我们也不可否认的在不断的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忠孝仁义,依然是民间颂扬的主旋律。


2016-12-1
杨绛传-且以优雅过一生,作者桑妮。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最是人间留不住。斯人已逝,幽思长存。杨绛(19110717-20160525)


2017-2-13
祈祷落幕时,作者东野圭吾。这是一本带在身边这么久终于花了两天看完的书,读了东野大神那么多书,这本是唯一一本从中间哭到结尾的书,妈呀,好痛快。和之前看得那些绝望黑暗的爱情悬疑不同,这本书主打亲情牌,为你做尽残忍的事情,只因你是我最爱的女儿。看这种书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还是那句话,如果没做好一个成为好妻子好母亲的准备就不要轻易跨入婚姻,哪怕闲言碎语再多,一个家庭的成立会影响这个家庭所有人的命运。推荐看!


2017-3-2
千秋一寸心,作者周汝昌。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以前读过很多诗词讲义的书,都不如这本来的精髓,大概是每个作者的起点不同,云泥之别。以我之诗心,鉴照古人之诗心,又你之诗心鉴照我之诗心。三心映鉴,真情斯见,虽隔千秋,欣如晤面。


2017-3-8
织色入史笺-中国历史的色象,作者陈鲁南。我对这个作者不是很熟悉,但是开篇的简介倒是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慕先祖之风范而不能及,笑时人之浮华而自沾染。百无一用,然积碎纸成册,聊堪作书。曾为中国传统之色象深深吸引。琢磨切磋,寻幽探微,略有所得。虽见笑于大方,亦或可增补毫末颜色于史笺”这本书很简单,只讲了五种颜色,红黄青白黑。这本书也很不简单,从五色说到五行,从颜色的区分说到每种颜色在不同各个年代对政治生活以及人文上的影响,在这些影响里,特别着墨于对女子和色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诗词,典故上也是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幽默之处也令人捧腹,读完提高了不少的认知,也知道了很多典故的由来,以及颜色在历史里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以前觉得花心思在封面设计以及插图上的书一定会减少内容的精彩,然而这本书真是美的由内而外。买一本不看都可以当作美的收藏了。


2017-3-13
直到那一天,作者是法国的一位作家,米歇尔·普西。我很少读亚洲以外的小说,主角名字太长,读起来特别累,读完这本我才觉得,其实也不是每个作家都会起那么拗口的名字。先不说小说内容,先说说这个封面,我买的时候觉得,诶,这封面上的小姑娘还挺漂亮的。等我拿到手的时候,特别是看的这几天,我还蛮渗得慌,这双大眼睛,简直看久了有种吓人的感觉,后来才发现这是母女的照片拼的,囧死。一本悬疑小说,四个字概括就是造化弄人。千万部小说同一个真理,万变不离其宗,无巧不成书,一架坠落的飞机,把一个小婴儿抛出机舱外,孩子命丧当场正好被住在附近无力抚养女儿的年轻妈妈看到,把自己的孩子换进去,然后埋了那个遇难的,小女婴被救护人员带走后,遇到两家家境悬殊至极的家庭争抢,这过程里买凶杀人,抑郁得病,精神分裂的各种角色,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场面。不过叙事的手法我还蛮喜欢的,十八年的恩怨,作者浓缩在主角们两天的时间描写出来,也切合这书名直到那一天了。


2017-3-16
浮生六记,作者沈复。我在读这本书之前,有个朋友就扔给我一句话,沈复这个渣男。我读完,也觉得沈复配不上他妻子,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在清代,这样的男人算痴情种,少见了。但是这本自传散文里,陈芸(沈复之妻)真的太出彩了。陈芸,不算是李清照,朱淑真那样的大才女,但也算的是颇有才思情趣,通透广达,背负着许多莫须有罪名和情感上的纠葛的她把生活过出了安贫乐道风雅怡然的味道来,在那样的时代必是不多见。慧极易夭,这个似乎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观点,沈复说“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然而这个人心注不能释,还真就非淑姐不娶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能娶到个称心如意,两情相悦的媳妇真算是沈复的好运气。芸,乃是个情思极深的人,情深不寿,这句话也在她身上应验,父亲早亡,母亲故去,弟弟远走,又因多方误会被公婆赶出家门,颠沛流离,忧思过重以致恶疾缠身,最终香消玉殒。让人觉得难得的,是这全部过程里,一是沈复对其不离不弃,二是芸竭尽心力把日子过出了温柔了味道。芸离世的场景,沈复说道“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读完真是要跟着一起哭了。不知道为什么,读浮生六记我总是会想起高中学过归有光的一篇文章叫《项脊轩志》,里面也有一句让人神伤不已的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大概都是因为深情的缘故吧。这本书还有很大篇幅的沈复游记描写,个人并不觉得有多出色,所以就不多加以赘述,而且沈复妻子陈芸的光彩之处真的是三言两语讲不完,值得一看。


2017-3-23
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去年,我读过一本书叫中国国民性的演变历程,前段时间我读了本书叫织色入史笺,今天读完这一本,我突然有种穿针引线,融会贯通的感觉,老实说我对国内历史并不算是了解的十分透彻,但从民性,色彩以及艺术,又仿佛能看到几千年来的时光里发生的每一幕重要环节。这是一种十分奇妙又难以描述的感觉,大概也是读书的一种乐趣。这本书呢,作者从绘画,雕塑,文学,书法,戏曲等多方面,大概的,确实也只能说是大概的总结了炎黄子孙自有审美观念以来的审美变化。全书,我个人觉得还蛮重视的一句话叫“有意味的形式”即将所有的个人的感情,抑或是时代的思潮都融入到艺术之中,这句话已是老生常谈,可大概是中国的历史过于悠久,使得这句话变得无尽饱满。从商周的开拓,野蛮,到汉代的事功和行动,到魏晋风度,北朝雕塑的隽逸精神,思辨到唐诗宋词元山水的无我和有我之境,再到意图解放个性体现真我的明代以及封建全面打压时代倒退而演化出体现世俗人情的小说和戏曲。历史不仅是朝代的更替,也是民情艺术建筑语言的多种变化,对这个,我真的太有兴趣了。引用作者全书的最后一句话做个结尾。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2017-3-25
放学后,作者东野圭吾。已经弄不清楚这是我读的第几本他的小说了,以前听人说,某些人看书会追一个作者看,一出就买,看来我真的要成迷妹了。不过这本书没有他现在的作品来的成熟丰满,内容上停留在推理而未深入到人性,也没有后面白夜行,嫌疑人X,祈祷落幕时等等作品可以让我贡献出我的泪腺,这本看完的感觉就像看了一部柯南似的。我后来百度了一下,才知道这本书是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处女秀以及成名作,是后来所有精彩脑洞的先行者,这么看来,依旧向85年的他奉上我新鲜的膝盖。推理小说就不剧透了,不然就跟看柯南漫画用红笔把凶手标注出来一样遭人嫌弃。


2017-3-27
吴哥之美,作者蒋勋。我知道蒋勋还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听过他导读的红楼梦,他的声音听起来跟他的文字十分相像。这本书写的是柬埔寨的吴哥遗址,我才知道,吴哥曾经是东南亚一带实力鼎盛的王朝。一开始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是介绍吴哥窟的艺术之美,但是现在看来这更是一本游记,并且在“悟”上的笔墨远远胜过对于遗迹的赘述。


中国的封建社会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在社会文化上对鬼神敬而远之,而在政治上,中唐之后,佛教对国家的影响就渐渐成为一种政治工具,所以我并不是很难了解以宗教治国会是怎样的一种形式,直到读了这本书、才略微能了解到一些皮毛。这是一个神与魔共存的国家,国权所在之处,处处皆以神话,佛像通过繁复雕刻加以装饰,我刚打开这本书的时候,那些插图让我内心极为压抑,阴暗的画风,层层叠叠的怪异的神像,差点没勾出我的密集恐惧症,而破败的建筑以及压制在建筑物上的巨大树根,让人感觉到,建筑和人在时间以及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不堪一击。但是书读进去之后,渐渐就对这样的画风产生了适应,甚至有了一丝共鸣,人都是怀旧的,这句话可以用在世事人情里,也可以用在广阔无垠的历史中。


就像我接触中国古建,站在那些距今几十年,几百年的遗迹前,我也会恍然间,感觉自己穿越了时光,走进了当时的生活。这就像现代人会有人喜欢穿汉服,会有学生携古琴上山,这其一或许有矫情造作的成分,当我觉得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是为了凭吊而去,为了感受着古和今的不同而去,为了寻找一些意义和一些精神。


在吴哥,蒋先生对战争,对历史,对个人都进行了一种体悟,但是我并不能参透许多,想参透,我可能需要去读一读金刚经,才能明白这文中我所认为的那个关键词“悲悯”作者用词颇具佛性,我这种年轻人可能还需要再多经历一些人间,再多看看这个世界才会真正的明白。如果将来有天要去柬埔寨,我一定要记得带上这本书。


分享一段,我特别能感悟的文中的一小段话“但是,别忘了,有一天,在不可知的某个夏日午后,不可知的一朵花的坠落,使你失了神,使你忘了雕刻,却从心里记起了美,你便有幸知道,美是多么愉快欣喜的领悟。那一朵花不知何时坠落。”


PS:读美的历程作者说美,是走向未来的,读吴哥之美,蒋先生说,美,是走向废墟的。虽然明白为什么,但还是觉得很想笑。


2017-4-11
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作者,青简。这是一位微博博主出的散文摄影集,在我看来算是一本游记。全书一共分为24章节,以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写了二十四个地方的景致,每篇文章都搭配多张的当地风物照片,算是美轮美奂,烂漫多情的大理,无言沉默的无人村,怀古深远的南京,遗世独立的武陵,人头攒动的寺庙,湖心看雪的杭州…文笔真的很美,隽丽深邃,精致深情,但是,我一开始买的时候只是因为,我以为她是纯粹科普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本,万万没想到,看了四天,只抄了一段我深有同感的:“从来我都喜欢旁观者这个角度,无论是拍照,还是其他。有时候觉得自己来到世上,并不是要扮演什么,参与什么,只看看这五光十色就好。甚至有时会有俯瞰万物的错觉,好似我今天俯瞰这个城,又恍然发现自己也不过是城里的一个人,终究不能置身事外。”


庄周梦蝶。


2017-4-20


恶意,作者东野圭吾,跪着读完。真的,这本推理小说是我心中东野圭吾目前所有作品里的能和白夜行并驾齐驱的巅峰之作。手记体的描写实在太具有欺骗性,不仅欺骗了读者,也欺骗书里的人物,环环相扣,情节诡异,滴水不漏。这要是剧透的话其实真的很没有意思,但是东野大大笔下每一句话都是伏笔,每个篇幅都充满了意外,仅仅通过加贺恭一郎(这个角色在他的期待落幕时里面也出现过,应该是同一个人物,很有意思)以及野野口修两个人的手记就演出了一场心机大戏,每次猜结局,下一章都会让我直接打脸。这作品绝对不能拍成电影,因为电影绝对拍不出小说的精彩。


2017-4-26
金色梦乡,作者伊坂幸太郎,继东野圭吾和太宰治之后,我阅读的第三个日本作家的作品。金色梦乡之前好多人推荐我去看,断断续续的读了十四天,终于是把这本书看完了,不是不好看,而是最近特别忙碌,后面两百多页是我在今晚读完的,酱酱还说我是皱着眉头读完的。书名来自披头士乐队最后一张专辑abbey road中的Golden Slumbers,这张专辑的封面就是下图这张众所周知的图片,你可能没听过披头士的音乐,但你一定看过这张封面。Once there was a way to get back homeward,这句是在书里经常出现的一句歌词,曾经这里有一条回家的路,小说类的作品剧透特别没意思,只说一点,主人公青柳遇到重大变故后一直在寻找回家的路,可惜这条路已经被堵死,幸运的是,回家之路无法通行,但他的朋友亲人甚至陌生人帮助他,带领他到了另一个金色梦乡。天无绝人之路。但是“无绝人”是来自“有心人”,即使是在时时刻刻都想放弃,甚至想死的时候,“有心人”是支撑走过所有坎坷的存在。还没走到最后,请继续向前奔跑。


2017-4-26
虚无的十字架,作者东野圭吾。我以前看过一部很压抑的电影叫《大卫戈尔的一生》是一个很好故事,看完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的故事。大卫和州长辩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时候就让人预测到了结局,他以死证明,成为了一个殉道者,当时看影评,说出来你们也许不相信,这年头,影评都比电影好看,影评就该不该废除死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觉得大卫在莫种意义上和这本书里为自己心中的信念而被杀害的小夜子十分相似。小夜子在年轻的时候失去了自己女儿,小女儿年幼被时入室偷窃的杀害,凶手一度因为认错态度诚恳有机会改过向善而可能逃离死刑,后来在夫妻俩的努力下终还是把凶手送上了断头台,但凶手真的悔过吗?屡次犯案的凶手最后撤回上诉,只是说,太麻烦了,死刑也不错。在这样没有得到真正忏悔与道歉,在失去爱女的痛苦和折磨中,小夜子成为了自由撰稿人,十一年里一直为不废除死刑而努力,因为知道了一对男女在少年时因为早恋而产子,并在产子的当天就杀害婴儿埋尸林海之后,小夜子强势规劝两人自首,那时候小夜子并不知道,女子为了那件事一生潦倒,而男子成为儿科医生用拯救小生命的方式不断赎罪,并为此娶了一个怀了别人孩子的女人,也视孩子为己出,后来这件事无意间被男子的岳父所知,老流氓一样的岳父却为了自己女儿外孙的幸福杀害了意图揭发女婿罪行的小夜子。文中有一段是小夜子去采访当年为杀害她女儿的凶手辩护的律师,问他如何看待废除死刑,小夜子在自己遗作中记录了律师的那段话“我质疑死刑,是因为死刑无法解决任何问题,…我认为不同的事件,应该有各种不同的,更符合每起事件的结局”小夜子在这段采访后空了五行才开是继续写,也许在那一刻,她也在动摇,对每一个杀人犯是否真的应该都用以死刑,后来真相出来之后,根据日本的法律,杀人的岳父可能会减轻量刑,而杀害自己小孩的男女,因为找不到尸体而不能确认是否真有其事而无法立案。但失去心爱女儿的小夜子的父母,却要一生活在痛苦和孤独中。什么是公平呢,没人知道。“要求杀人凶手自我惩戒,根本是虚无的十字架,然而,即使是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也必须让凶手在监狱中背负着。”


2017-6-18
method 15/33 作者:香农柯克“他们是猎物,我们才是猎手花儿凋谢终遭摧残,残瓣之名至今难辨。坠地的鸟顾影自怜,急盼风起以了夙愿。一味祷告纵然心虔,世间又能有何改变?改变当下唯有信念,殊死一战不畏艰险。就算登上胜利的殿堂,狡兔亡,良狗烹,飞鸟散,良弓藏。家畜的安稳,饿狼的自由,我宁愿选择后一种!身陷在牢笼,屈辱的体验,酝酿着反攻,破茧成蝶。”《红莲之弓矢》的歌词完美的概括了这本书。除了燃,还有一种细腻的情感,大概能写做:这世界上有种爱的开关是无法关闭的,甚至只要想到他就会泪流满面,这就是生儿育女的意义。国内比较冷门小众的一本书,好像是16年下半年出的,还可以。


2017-8-27
沉睡的美人鱼之家,作者东野圭吾。首先这本书的封面真是我看过他所有作品中最好看最梦幻的封面,当时就是冲着这个封面买的,最近情况稳定下来之后,又开始啃书之路,但是我貌似啃得不太多,这本书根本不像封面看起来这么可爱,这个故事太疯狂,书中的妈妈说“即使这个世界陷入了疯狂,仍然有我们必须守护的事物,而且,只有母亲能够为儿女陷入疯狂”,我看这本书的时候,问过小蛋,我说,如果你重要的人因为某种创伤脑死亡,你会接受死亡,还是维持着虚无的呼吸和成长,她说我毁三观[再见]我想起,我以前看的一本书叫method 15/33,里面说到母亲之爱,就是一想到孩子的成长就会忍不住泪流满面,这大概就是生儿育女,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有自己的小孩,所以体会不到这样的情感,但是如果现在有人伤害我小侄子我都可以跟他拼命,女人的母性,与生俱来。每思至此,都觉得女孩子要好好努力,不然长大后是要结婚的。


以下是阅读但是没有写感想的书籍,作为打卡,不是每本都好看,不作为推荐。


圣女的救济,作者东野圭吾。


告白,作者湊佳苗(好看,翻拍的电影也十分精彩)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作者有51个人。


喝茶慢,作者许玉莲。


菜根谭,老书新啃。


what if,当十万个为什么看的。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作者Eric(生活大爆炸编剧),哲学类,入门级别,搞笑有趣。


沈从文文选,没有文艺心了,没看完。


宋词是一杯清酒,我以为绝对不会买这种类型的诗词书,我发毒誓。


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作者毕淑敏,我再发一个毒誓。


听雪楼&护花铃,我最喜欢的武侠小说。


直到最后一句,郭敬明旗下作家,emmmmmm,读书就是各种风格都要看看,emmmm。


父与子,蛮好看的,还可以。


孤独深处,我真的看不懂科幻小说。


大概就这些了,翻不动了,睡觉。


晚安。

评论
热度(3)

© yeah | Powered by LOFTER